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人,不能太贪(必读) 最新

来源:老子道德经 发布时间: 2023-05-26 19:21:57

道家

道法自然...


(资料图)

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

《道德经》中讲:“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”

贪婪是罪恶的根源,不满足是最大的祸害,贪得无厌是最严重的灾难。

只有当一个人懂得满足并感到知足时,才能拥有永恒的富足。

贪欲带来的苦难多,而知足带来的喜悦长久。因此,我们不能过于贪婪。【微信公号:老子道德经】

太贪的人,永远不会快乐

《道德经》有言:“知足者富。”

富足与财富和地位无关,而是一种好的心态。

那些内心富足的人,即使身处简陋的小巷,也能从中找到快乐和满足。

而那些内心贫瘠的人,即使被金玉满堂所围绕,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。

因此,我们要学会调整内心,培养富足的心态,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找到真正的幸福。

有一个父亲带着儿子去捕鸟,他们准备好了工具,并藏好等待。

很快,九只鸟飞到了他们附近,其中有六只鸟进入了他们事先准备的箱子。

儿子想拉动绳子将箱子封闭,但他犹豫了一下,认为剩下的三只鸟也会进入箱子,所以决定再等等。

然而,等待了一会,那三只鸟不仅没有进入箱子,反而全都飞走了,最终一只鸟也没有捕获到。

这位贪婪的儿子因为过于贪心,失去了本应捕捉到的六只鸟。

有人曾说:“人因为贪婪,想得更多的东西,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。”

贪婪是一种无止境的欲望,它使人永远不满足于现状,无法知足,只会贪得无厌。

拥有大量的金钱、名利和地位并非一定是好的。

有时候,过于执着于追求虚幻的外在物质,反而会失去本真的内在美德和品质。

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于拥有一切,而是来自于控制自己的欲望。

当我们学会珍惜所拥有的,不再被贪欲所驱使时,快乐就会悄然而至。

太贪的人,最后一无所有

《道德经》说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
过分的贪欲会带来更大的消耗,不断追求聚敛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。

学会知足,可以避免自讨其败;懂得适可而止,可以避免陷入危险之中,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和成功。

春秋战国时期,秦国逐渐显示出统一六国的决心,并日益强大。

在某一年,秦王将目标锁定在富裕的蜀国。

然而,由于道路崎岖,秦军无法到达蜀国。

秦惠王召集众臣商讨计划,一位大臣向秦王建议道:“蜀王十分贪婪,我们可以从此下手。”

秦王听后产生了一个计策。

他下令雕刻了一头石牛,并在牛的臀部藏了黄金。然后散布消息称,秦国拥有一头会拉黄金的牛。

这个消息传到蜀王那里,他想拥有这头神奇的牛。

秦王便假装慷慨地回应道:“这头牛可以无偿送给蜀国。”

然而,蜀国的国王意识到运输石牛到蜀国的路途艰难。

因此,蜀王立即派人修建道路。

道路修好后,秦军便从这条道路对蜀国发起猛烈进攻,不久蜀国就灭亡了。

蜀王因为一时贪心而付出了身死国破的惨重代价,可谓得不偿失。

《菜根谭》有言:“不求非分之福,不贪无故之获。”

不要贪图小便宜,不要对意外之喜过于冲动,对无故之财需保持警惕。

因为贪得越多,失去的也会更多。

学会知足,好好珍惜放下拥有的,才能欣赏沿途的美景,享受美好的生活。

《道德经》里讲: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

一个人越贪得无厌,将来就会面临更多的灾祸。

人生的价值不能仅仅用物质来衡量,只有放弃贪婪之心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灾祸。

真正富足的人,并非拥有巨量财富,而是懂得知足。

人生有限,欲望无穷,只有放下贪婪和物欲,懂得克制自己,才会收获一个美满的人生!

点亮“在看”,转发给身边的朋友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!【微信公号:老子道德经】

作者:逍遥子 来源:老子道德经(ID:LZDDJ-1)

老子道德经

▲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

你若喜欢,点个在看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全球家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